策云:不见有有无之心

发布日期:2024-07-03 14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70

策云:不见有有无之心

家用纺织

无有进出定,等闲齐定时。

图片

【原典】

禅者智隍,初参五祖,自谓已得正受。庵居长坐,积二十年。师弟子玄策,游方至河朔,闻隍之名,造庵问云:汝在此作什么?

隍曰:入定。策云:汝云入定,为有心入耶?无心入耶?若无心入者,一切冷凌弃草木瓦石,应合得定。若有心入者,一切多情含识之流,亦应得定。

隍曰:我正入定时,不见有有无之心。策云:不见有有无之心,即是常定。何有进出?若有进出,即非大定。隍无对。良久,问曰:师嗣谁耶?

策云:我师曹溪六祖。隍云:六祖以何为禅定?策云:我师所说,妙湛死一火,体用如如,五阴本空,六尘非有,不出不入,不定不乱。禅性无住,离住禅寂。禅性无生,离生禅思。心如虚空,亦无虚空之量。隍闻是说,径来谒师。

师问云:仁者何来?隍具述前缘。

佛山市韦富家具有限公司

师云:诚如所言,汝但心如虚空,不著空见,愚弄无碍,动静无心,凡圣情忘,能所具泯,性相如如, 无不定时也。

隍于是大悟,二十年所得心,都无影响。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:隍禅师本日得谈。隍后礼辞,复归河北,开化四众。

【悟读】

图片

蝉本非禅,妄称知了。

“入定”,修持之诀要,即打坐入定,令定身、定息、宽心。何谓“闲坐”?打坐之时,只知闭目冥思,呆呆滞滞,糊里朦拢。

“禅”,是静虑、定之意;“定”,是不狼籍之意。禅定之要,在于以妥当之法摄心,令心专注于一境。摄住乱心后,心慢慢入静。不外,很多东谈主于此门路容易堕入闲坐之现象。

“外不着相为禅;内不动心为定”。禅是色界之心思,能不着外界之相便是禅;定是内不动心,不但有世间定,还有出世间定。准确的说,“有禅的外不着相,才会有定的内不动心”。

本品之机缘,是禅者智隍参禅打坐二十年,玄策问他是有心还是无心?

智隍说,“我在入定的时辰,不见有有心在入定,也不见有无心在入定”,此言可知智隍已显著空相之法,亦不落顽空。

顿教诀要中,和一般之打坐入定有别,强调的是“大定”。“若有进出,即非大定”,智隍行的是常定。玄策之言,可谓一语点醒了智隍这个梦中东谈主。

对于禅定之瓦解,玄策透顶照搬了众人所言。他说,“妙湛死一火,体用如如,家用纺织五阴本空,六尘非有,不出不入,不定不乱。禅性无住,离住禅寂。禅性无生,离生禅思。心如虚空,亦无虚空之量”。其一,微妙之死一火入灭,其人道体用一致、对等不二,即是如如;其二,五阴,即五蕴,是指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身分,即色蕴、受蕴、思蕴、行蕴、识蕴。原本便是空相,即一切有为法人道空相。六尘指色尘、声尘、香尘、味尘、触尘、法尘等六境。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,迷蒙真性,故称之为尘。一切除皮毛田地,原本便是空相。故无有进出,无有进出也就莫得定相和不定相;其三,禅之人道是无住的。不着一处,离住即得禅寂,也便是得寂寥。寂寥者,谓善能看护诸根门,永拔苦恼习尚,此乃修禅之体。禅之人道,无生无灭。不起生灭之区分心,即是于真如应许上起心,是真如之妙用。故言“其体空性,其用无尽,体用不二。”

不外,此一切之一切,却不可为智隍拆除心障。于是,便有了智隍垂询众人。

“诚如所言,汝但心如虚空,不著空见,愚弄无碍,动静无心,凡圣情忘,能所具泯,性相如如,无不定时也。”众人之开示,有三层要义。

第一,于动静二相上不动心。即对万物不起区分心,对凡圣也不起区分心。

第二,能所,即能与所之并称。某一看成之主体,称为能;其看成之客体,称为所。“能所具泯”,即无所能,亦无所所。

第三,性相,指体性与相状。“性相如如, 无不定时”,条件的是,“一切时中,齐处定中”,即等闲刻刻,在在处处,齐须用般若明智不雅照我方。

智隍之所合手,恰是还有“进出”之区分,亦有“凡圣”之别等,以为“入即圣,出即凡”。

众人开示后,他显著“无有进出定,等闲齐定时”,把进出之区分心放下,才是信得过的开悟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办事,所有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